□ 王祖欣 走在乡间,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气息。在大道与公路交叉口,遇见一名戴红领巾的儿童,一会儿做一个鬼脸,并伸出舌头,一会儿笑着说:“欢迎爷爷奶奶们来我村旅游!”期盼、热情、好奇的目光中,透着股自然和纯真。不一会儿,又遇见一手扶着自行车龙头、一手插进裤袋的英俊少年,背上背着双肩包,悠悠地行进着,哼着小曲,偶尔抬头看看天,令你感慨年轻真好!
此时,我们这些老人不需要看着挂钟吃饭,不用匆匆往单位赶。回归了自我,可以惬意地散步,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花草树木;可以坐下来,静静地聆听竹林中的鸟鸣……
继续向前走,看着那一望无际碧绿饱满的稻穗,默默地对着稻穗许愿:“愿今年秋收大丰收!”
炊烟袅袅的农舍,由远而近,大门前,几张红木坐椅和一张藤躺椅靠着墙,几位晒太阳的老人眯着双眼,似睡非睡。我忽然很想和陌生人攀谈,一位老人仿佛猜到了我心中所想,连忙站了起来,招呼我们坐一会儿再前行。
几只老母鸡不厌其烦地在灰土和草丛里扒拉,嘴里咕咕地乱叫,两只大公鸡,不停地啼叫着。一只小狗摇头摆尾地叫了两声,这是在欢迎我们到来吗?一位老人不慌不忙地掏出香烟递给我们,我们谢绝了,他便自己抽出一支“吧嗒”的一声点燃,随后在吞云吐雾之中,与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味着该村的变化和他年轻时的辉煌。
不一会,又来了三位年纪相仿老人,好似他们每天都相邀约好的。于是,我说:“你们谈吧!谢谢你们的招待,我们要去水库‘白相’了。”那位老人说:“一同走,我们每天到水库旁凉亭里畅谈的。”他们一路走,一路说话,隐隐能听到一些内容——
“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白发、驮背、牙掉这些老骨头了,田越来越无人种了……”
“田不是承包给种田大户了吗?几年了,每年年终都分红3万至5万元,这不是很好吗?”
“苦了一辈子,刚过着好日子,可老了,到寿终还剩一截子,如何过?”
“听说镇里办了一家养老院,医养结合,吃、住、服务都在内,本镇上的人全年只要15000元,环境很好,我们哪天去实地考察一下吧。”
“珍惜每一天,活一天就先快活一天,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看,近几年变化太大了,还是咱们这里好,安逸舒心,城里的老人都往乡下跑呢。现在不一样了,城里的有钱老人还想到乡下过哩!”
“咱别懊恼,别想得太多太远。俗话说得好,出路、出路,走出去总会有路。困难、困难,困在里面就是难。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等着享受小康生活吧!”
……
秋乡意浓,我们一边听着,一边向前走……
秋乡意浓
责编: 庄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