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常州经开区成立之初,就以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为目标设立行政审批局。2017年2月,列入全省首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同年10月,首批集中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两个领域52个事项正式实施。2018年5月,第二批综合管理领域74项行政权力运行,实现了“一个大厅集中办、一枚印章管审批”。今年1月1日,第二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中综合管理领域的25项事项对外实施。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政策法规科科长王刚介绍:“原先,常州市政府分两批赋予常州经开区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权力共151项,因经开区管理体制优化调整,今年6月4日重新调整和公布了经开区相对集中行使的行政权力目录清单,承接相对集中行政权权力事项主项共197项。”
今年,为深入推进全市“放管服”改革专项示范工程建设,经开区探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一窗通办”改革。9月1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投用,通过“一窗综合受理、后台联合审批、一窗统一发证”等方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零距离、零延时”的“100审批”。
“依托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我们对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涉及的81个事项推进全程网办、一窗运行。”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投资建设科科长章程介绍,简单来说,以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需要对接多个部门进行审批,现在企业只需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就能完成从策划生成到竣工备案的所有审批手续。”自9月运行以来,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共办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263起,压缩项目30%审批时间。
行政审批做“减法”,经济才能跑出“加速度”。顾亦丰告诉记者,两年前在外地办理一个工程项目开工手续,前后用时4个月,辗转各部门之间几乎“跑断腿”。“对工程项目来说,时间关乎进度,一窗通办的改革切实降低企业在推进中的时间、精力等成本,项目早落地、早开工,能助力企业抢抓机遇更好发展。”
“提速”的不仅是工程项目。经开区积极落实“2340”服务理念,即2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40个工作日内取得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推动行政审批全面驶入“快速通道”。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之妤告诉记者:“从目前推进来看,企业开办最优案例为0.5个工作日,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最优案例审批时间为6个工作日,不动产交易登记最优用时0.5个工作日。”
当前,常州经开区正积极打造“经开事 开心办”的政务服务品牌。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今年共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3465件。1—10月,经开区企业开办平均用时1.16个工作日,排名全市第一。
常州经开区行政审批“提速”助力发展“加速跑”
责编: 庄恩慧